有理数优秀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有理数优秀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有理数教案 篇一
【回顾思考】
1、请认真阅读课本P41-50,并把你认为重要的概念、法则和例题划出。
2、请合上课本,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什么是乘方?什么是幂?有什么符号法则?
(2)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怎样?
(3)举例说明什么是科学记数法?
(4)举例说明如何确定一个数的有效数字?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根据乘方的意义,(-3)4=;-34=。
2、的平方等于它本身;的立方等于它本身。
3、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3-3(cd)4=。
4、若(a-1)2+︳b+2︳=0,那么a+b=。
5、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3.61×108平方千米,原来的数是。
6、一天有8.64×104秒,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约有秒(保留3个有效数字)
二、填空:
1、若x20xx=1,则x20xx+2005=。
2、平方等于1/16的数是,立方等于-27的数是,立方后是本身的数有。
3、当n为奇数时,1+(-1)n=;当n为偶数时,1+(-1)n=。
4、若︳a-1︳+(b+2)2=0,那么(a+b)20xx+a20xx=。
5、若每人每天浪费水0.32升,那么100万人每天浪费的水为多少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升。
6、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8080有个有效数字,分别是,它精确到位。
7、3.16×106原数为,精确到位。
8、写出3,-9,27,-81,243,…这行数的第n个数。
三、选择:
1、若规定a⊕b=(a+1)b,则1⊕3的值为()
(A)1(B)3(C)6(D)8
2、(-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任何小于1的有理数都大于它的平方
②没有平方得-9的数
四、选择:
1、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A)(-3)2与-32(B)(-3)2与32(C)(-2)3与-23(D)∣-2∣3与∣-23∣
2、(-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2=(-a)2(B)a3=(-a)3(C)-a2=∣-a2∣(D)a3与∣a3∣
4、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他是一个很长的链,最短的也长达30000000个核苷酸。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3×106(B)0.3×107(C)3×107(D)0.3×108
5、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
(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2(精确到0.0001)
五、计算:
1、8+(-3)2×(-2)
2、100÷(-2)2-(-2)÷(-2/3)
3、(-0.25)20xx×(-4)20xx×(-1)20xx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关系量:
(1)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2)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3)浓度问题:溶液×浓度=溶质
(4)银行利率问题:免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有理数优秀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
2.掌握有 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究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学习重点:和 的符号的确定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学法指导:
在探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问题时,利用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使加法运算简便。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导引:
1. 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
2. 比较 大小:2 -3,-5 - 7,4
3. 已知a=-5,b=+ 3, 则︱a ︳+︱ b︱=
(二)课堂学习导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 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 们的和叫做 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
(1)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
(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4+(-2),1+(-1)的结果呢?
现在让我们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某人从一点出 发,经过下面两次运动,结果的方向怎样?离开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请同学们用数学式子表示
①先向东走了5米 ,再向东走3米 ,结果怎样?可以 表示为
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如何?可以表示为:
③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东走了3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⑤先向东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5米,结果呢?可以表示为:
从以上几个算式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 的加数 的 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 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例1 计算(能完成吗,先自己动动手吧!)
(-3)+( -9) (2)(-4.7)+3.9
例2 足球循环赛中,
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 各队的 净胜球数。
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 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
三场比赛中,
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 )= ;
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 (4
蓝队共进( )球,失( )球, 净胜球数为 = 。
(三)课堂检测导引:
(1)(-3)+(-5)= ; (2)3+(-5)= ;
(3)5+(-3)= ; (4)7+(-7)= ;
(5)8+(-1)= ; (6)(-8)+1 = ;
(7)(-6)+0 = ; (8)0+(-2) = ;
(四)课堂学习小结
1.本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有理数加法比较难掌握的是哪里?
(五)学后拓延导引
1.计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 )+(- ); (6)1 +(-1.5 );
(7)(-3.04)+ 6 ; (8) +(- ).
2.判断题:
(1)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 )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 )
(3)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 )
(4)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 )
3.当a = -1.6,b = 2.4时,求a+b和a+(-b)的。值。
有理数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
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会运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从实际中体验由于需要而再次将数进行扩充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完成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
2、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
二、新课过程
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
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
⑴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
⑵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
⑶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03年6月8日、第一座等
显示以下练习让学生口答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标号和排序 计数)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然后乘15路公交车到了小明家。(标号和排序 标号和排序)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上第5高楼。 (测量结果,计数,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
做完练习之后师: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如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18 )
(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1.68米)
由于分配和测量等实际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如第(1)题)和小数(如第(2)题),它们是表示量的两种不同方式,分数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因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如35 =35=0.6,13 =0.333反过来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0.31=31100
三、典例分析
利用自然数、分数的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1题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帮助小惠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列算式之前,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从温州出发到21:40在杭州上火车,这一段时间包括哪几部分时间?
(2)市内的交通和检票进站要花30到40分钟,这两个数据在计算时用哪个数据?(3)最迟的含义是什么?
由一学生回答,而后给出解题思路
用自然数列: 400100=4(时)
21时40分4时40分=17时
用分数列: 400100=4(时)
2123 时4时23 时=17时
由上题可以看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解决。
例2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2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几个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有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他们之间的关系: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发行成本=15% 销售总额度
(1)中奖者奖金总额:4000-15%4000-1400=2000(万元)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而后由一学生回答给出解题思路
思路1:在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中奖者奖金总额减少6%的情形下:
销售总额度为:600+1400(1+10%)+2000(1-6%)=40204000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2:在销售总额度不变的条件下,为使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
这时中奖者奖金总额变为:4000-1400(1+10%)-600=1860(万元)
原来的奖金总额是2000万元,减少了(2000-1860)2000=7%6%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3: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在这个式子中,由于销售总额与发行成本保持不变,当提高的社会福利资金等于减少的中奖者奖金额时,这种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所以问题(2)可以用如下算式求解:20006%=120(万元) 140010%=140(万元)因为120140,所以方案不可行。
也可以用20006%-140010%=120-140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能否用已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在很多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自然数、分数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的例子,请举个例子?(气温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表示,飞机上升5米与下降5米的表示等)
课内练习见书本1和2 (注第2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一米有多长,再估计)
四、探究学习
1 .由于商场在搞活动,一件衣服的价格先上涨了10%,后又下降了10%,则此时这件衣服的价格比原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五、小结
可采用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然后教师补充的形式。本节课主要讲了自然数、分数的意义及会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有理数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分钟)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任意写出3个数(找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把它们分类,并说出你的理由。
二、出示自学提纲(8分钟)
认真阅读课本P7-8内容,完成P8练习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_______,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__________
整数和分数统称____________
三、检查自学效果(10分钟)
1.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15,-,-5,,,0.1,-5.32,-80,123,2.333.
2.把下列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4,0.001,0,-1.7,15,.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分数集合{…}
3.0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四、讨论更正,合作探究(8分钟)
1.学生自由更正,各抒已见。
2.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3.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当堂检测(见下页)(12分钟)
七、布置作业
预习P8-9数轴,完成P14习题1.2第1题
当堂检测内容:
1.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5,,,79,0,0.67,,+5.1
3.最小的自然数是___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最小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
4.-2.18是。
(A)是负数不是分数(B)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C)是负数也是分数(D)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是最小的整数(B)有这样的一种数,它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C)有这样的一种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D)有理数中有最小的数,没有最大的数
6.在下列各数中,所属集合正确的是。
-2,0.23,-,0,8,-0.1,3,-2.5
(A)正整数集合:{0,3,8}(B)整数集合:{-2,0,3,8}
(C)负数集合:(D)负分数集合:
有理数教案 篇五
一、 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正整数、负 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 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 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 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 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11、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n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
16、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7、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
拓展知识:
1、 数集:把一些数放 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一、(1)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二、(2) 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 任何有理数 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道:|a|0,即对任何有理数a,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 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
(1)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直接比较;
(2) 根据规定进行比较:两个正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负数,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 做差法:a-ba
(4) 做商法:a/b1,bab.
二、 基础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a2a3=a6 B. =2 C. |(3--3 D. 32=-9
2、下列各判断句中错误的是( )
A.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
B.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的点有两个
C.与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应当用原点左边第2个单位的点来表示
D.数轴上无论怎样靠近的两个表示有理数的点之间,一定还存在着表示有理数的点。
3、 、 是有理数,若 且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是正数 D. 一定是负数
4、两数相加,如果比每个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是( )
A.同为正数 B.同为负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0和一个负数
5、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
A.0 B.-1 C.+1 D.不能确定
6、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
A.1 B.-1 C. 1 D. 1和0
7、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
A.a0 B.a0 C.a0或a=0 D.a0或a=0
8、(-2)11+(-2)10的值是( )
A.-2 B.(-2)21 C.0 D.-210
9、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6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
A. 3瓶 B. 4瓶 C. 5瓶 D. 6瓶
10、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
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A、1 B、2 C、3 D、4
1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 大,那么这个数为( )
A、正数 B、负数
C、整数 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填空题
1、在有理数-7, ,-(-1.43), ,0, ,-1.7321中,是整数的有_____________是负分数的有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3、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时,10的指数是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___________.
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
5、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__.
6、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3-3(cd)4=________.
7、1-2+3-4+5-6++2001-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
8、若(a-1)2+|b+2|=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 ___________.
10、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 ,近似数3.0 精确到 位。
11、正数a的绝对值为__ ________;负数b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2、甲乙两数的和为-23.4,乙数为-8.1,甲比乙大
13、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的数总比 的大。(用左边右边填空)
14、数轴上原点右边4.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那么,数轴左边1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
三、强化训练
1、计算:1+2+3++2002+2003=__________.
2、已知: 若 (a,b均为整数)则a+b=
3、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n (n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
4、已知 ,则 ___________
5、已知 是整数, 是一个偶数,则a是 (奇,偶)
6、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
7、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8、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试求 ++ 的值。
9、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ab/(a+b),求2*(-3)*4的值。
10、已知|x+1|=4,(y+2)2=4,求x+y的值。
11、投资股票是一种很重要的投资方式,但股市的风云变化又牵动了股民的心。
例: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第1章(1) 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第2章(2) 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
第3章(3) 已知买进股票是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第4章(4) 以买进的股价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该股的股价情况。
四、竞赛训练:
1、 最小的非负有理数与最大的非正有理数的和是
2、 乘积 =
3、 比较大小:A= ,B= ,则A B
4、 满足不等式104105的整数A的个数是x104+1,则x的值是( )
A、9B、8C、7D、6
5、 最小的一位数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质数的积是()
A、11 B、22 C、26 D、33
6、 比较
7、 计算:
8、 计算:(2+1)(22+1)(24+1)(28+1)(2 16+1)(232+1)
9、 计算:
10、计算
11、计算1+3+5+7++1997+1999的值
12、计算 1+5+52+53++599+5100的值。
13、有理数 均不为0,且 设 试求代数式 2000之值。
14、已知a、b、c为实数,且 ,求 的值。
15、已知: 。
16、解方程组 。
17、若a、b、c为整数,且 ,求 的值。
有理数教案 篇六
一、课题
2.9有理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计算:
(1)3×(-2); (2)-3×5; (3)(-2)×(-5).
(二)、导入新课
因为3×(-2)=-6,所以3x=-6时,可以解得x=-2;
同样-3×5=-15,解简易方程-3x=-15,得x=5.
在找x的值时,就是求一个数乘以3等于-6;或者是找一个数,使它乘以-3等于-15.已知一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就是在小学学过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三)讲授新课
1.有埋数的倒数
0没有倒数,(0不能作除数,分母是0没有意义等概念在小学里是反复强调的.)
提问: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答: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求分数的倒数是把这个数的分母与分子颠倒一下即可;求一个小数的倒数,可以先把这个小数化成分
数再求倒数.
什么性质
所以我们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定义对有理数仍然适用.
这里a≠0,同小学一样,在有理数范围内,0不能作除数,或者说0为分母时分数无意义.
2.有理数除法法则
利用有理数倒数的概念,我们进一步学习有理数除法.
因为(-2)×(-4)=8,所以8÷(-4)=-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仍适用于有理数除法,即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0不能作除数.
例1 计算: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计算:
3.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
观察上面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的商的符号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掌握符号法则,有的题就不必再将除数化成倒数再去乘了,可以确定符号后直接相除,这就是第二个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0)。利用除法法则可以化简分数.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例3 计算:
(4)(-7)÷3-20÷3(-7-20)÷3=(-27)÷3=-9.
(四)、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为它的倒数;(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
七、练习设计
习题2.12 1、2、3、4、5、6题
八、板书设计
§2.9有理数的除法
(一)知识回顾 (三)例题解析 (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 (四)课堂练习 练习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9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优秀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求温差的过程,探索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减法化成加法的过程,体验、熟悉 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经历观察、比较、推断、归纳形成一般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规律探索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难点及突破: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的运算,这时用什么运算?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有理数的减法!
二、一起研究
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xx年1月28日天气预报中部分城市的和最低气温统计表
城市/°C最低气温/°C
昆明92
杭州6-2
北京-2-12
温差怎么表示?(温差=-最低气温)
1、那么怎么表示这一天的温差呢?学生填表回答
城市表示温差的算式观察到的温差/°C
昆明9-27
杭州
北京
结论:昆明的温差可表示成9-2=7°C
杭州的温差可表示成6-(-2)=8°C
北京的温差可表示成-2-(-12)=10°C
2、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算式,填空:
9+________=7; 6+______=8; -2+_______=10
3、比较:9-2=7 9+(-2)=7
6-(-2)=8 6+2=8
-2-(-12)=10 -2+(+12)=10
思考:比较上述式子,你有什么结论?两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结果却相同。
怎样把加法转化为减法运算?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对于6-(-2)=8,我们可以这样成6°C比0°C高6°C,而0°C比-2°C又高2°C。你能解释第三个问题中各个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么?
例1(略)
注意:减法转化为加法时,减数一定要改变符号
例2 (略)
三、小结
1、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法则。
2、熟悉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两个步骤
3、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加减运算,都渗透着数学上重要的化归思想。
四、板书设计
1、6 有理数减法
1、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2、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有理数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