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经典导游词【优秀3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齐云山经典导游词》,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齐云山经典导游词 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齐云山游览观光!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兵,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了,张师傅呢是一位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开车一向谨慎细心,保准大家一路顺心。那,是缘分把我们聚在了一起,我希望大家能够信得过我小王,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尽心尽力为大家解决。最后希望在我和张师傅的陪同下,大家能游的开心,玩的尽兴!那现在就让我来简要的介绍一下齐云山吧!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做过一首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黄白游”黄指的是黄山,白指的是白岳,也就是我们的齐云山了。朋友们,不知你们是否上过黄山?大旅行家徐霞客说过:“登黄山则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把这句话演绎为“黄山归来不看岳”。但是呢,恰恰在他感叹之后啊,又来到我们齐云山,并且是三年上了两次,这不是自相矛盾么?那让我告诉你们其中的玄机,让大家先听为快!在我们古徽州有这种说法:齐云与黄山是一南一北、一红一黑、一阳一阴、一暖一冷,齐云山在南属阳,黄山在北属阴,上齐云,滋阴补阳,阴阳平衡,所以去了黄山还要上齐云山,才可避免阴阳失调。那齐云山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境内,齐云山景区面积为110平方千米,分为横江、月华街、楼上楼、南山、云岩湖五大景区。是一个集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于一身的山岳风景区,与黄山、九华山三足鼎立于皖南,相映生辉。

朋友们,一路上我虽说了不少,但也还是极其简略的。那现在我们已经到了齐云山的脚下,还是让我们亲自去感受这“天下无双胜境”吧!大家跟我来吧!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座桥呢叫登封桥,是一位姓古的知府兴建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有种说法叫“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现在啊,我想大家都可以活到九十九了。

过了这登封桥,下一个目标就是望仙亭了。在到达望仙亭之前,我想跟大家简要介绍些齐云山的道教文化,齐云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乾元年间,就有道士龚栖霞来此修道,开创齐云山道教先河。齐云山的道士又叫“火居道士”,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齐云山的道教属于正一道,是可以结婚生子、喝酒吃荤的。这也是齐云山不同于像湖北武当山等其他道教圣地的地方之一。

那现在望仙亭就到了,相传1600年前,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到齐云山洞天福地的静月宫,看见灵乙道长仙风鹤骨,像是道德清高的人,就有心渡化他成仙。铁拐李就装成蓬头垢面,遍体生脓疮的乞丐。灵乙道长看他可怜心生慈悲就收留了他,可灵乙道长的徒弟布根是个心术不正,又很贪婪的人,时常的为难和鄙夷铁拐李,铁拐李在静月宫住了九九八十一天,身体好了便要离开。走之前告诉师徒说:“其实我是八仙中的李仙,今日要渡你师徒,想升仙就闭上眼抓住我的拐杖。”布根想成仙,但还舍不得宫里的宝贝,于是就跑回去拿宝贝,等他回来,他师父与李仙已经驾云而去了,布根非常后悔但是已经迟了,便常常在此凝望着天边,日久天长竟然化成石头,这里也就是今日的望仙亭了。

朋友们,这里是“洞天福地祠”的遗址,它一部分毁于1939年的兵匪,剩余部分于1953年彻底倾塌,现仅存遗址了。这个洞是混元洞,洞中墓里葬着张三丰。墓两边的石岩是仙人床,是张三丰修炼的地方,古时游人喜欢在这个上面小坐会,据说可以治腰痛呢!张三丰一生仙踪不定,神秘莫测。他写的`《无根树》包含的高深的修炼心法,都是很玄妙的问题,也不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理解的。

好,现在请大家从道教神秘玄奥的境界里跳出来,随我游览下一个景点。大家请看,这就是“寿”字岩了,大家看这个寿字啊,它遒劲有力,浑圆饱满,很难想象竟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大家不要不相信,这寿字啊,是出自清代的慈禧太后之手呢,也许你们会疑惑,这慈禧太后远在北京的紫禁城中,又怎会来到我们齐云山题字呢?其实啊,慈禧太后的确是没有来过齐云山的,但是我们徽州有一位京城做官的老臣,一生爱收集字帖拓片,这寿字便是他的珍藏,老臣辞官告老还乡后来到齐云山进香还愿时,花重金请人把这个字镌刻在齐云岩上。来往的客人经过这里都喜欢触摸一下,以求曾寿。

大家继续跟我前行,我们现在登上一天门,在这段路上啊,我们可以看到两旁碑石林立,像朱熹、王阳明、徐霞客、唐伯虎这样的名士大家都在这里留下笔墨。穿过一天门,我们便来到了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的真仙洞府。真仙洞府由八个洞组成,分别是仙洞、碧霞洞、圆通岩、罗汉洞、雨君洞、珠帘洞、文昌洞和白马洞。来到真仙洞府,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天开神秀”四个大字,这幅“天开神秀”笔法刚劲浑厚、神逸洒脱,是对齐云胜境的精确概括。我想我们其中不乏有信仰道教的朋友,到了这里一定想进香拜神,那请朋友们不要心急,先跟着小王继续游览,待会我一定留足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那现在我们便来到了真仙洞了,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啊就是这门坊的名字了,大家看出什么奥妙了吗?是啊,就是这“众玅之门”的玅字了,这个玅字啊,左边是个“玄”,右边是个“少”字,它可不是写错了,它是引用老子的《道德经》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教一般都是用这个玅字,寓意道教思想博大精深。洞里的天地以玄武最大,真武大帝在道教中是北方之神,脚踏龟蛇,传说这龟和蛇是真武收服的两个魔。真仙洞又叫罗汉洞,真武两侧的洞壁上站立着十八罗汉,他们正心甘情愿地坐着真武的侍卫。这正是齐云山佛道既相争又相容的缩影。

朋友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工作上的支持与帮助,工作中有什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够谅解,同时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我期待着与大家再一次的重逢,在此预祝大家今后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齐云山导游词 篇二

这是东岳帝君,人基于对死亡的恐惧,就想了我生前有个社会,有个君主;死后也会有个社会,有个君主。死后的这个社会叫阴间,它的主宰者就是东岳帝君,在封神榜中黄飞虎被封为东岳帝君。

朋友们,这道飞泉就是徐霞客笔下极为称道的珍珠帘。在他眼中此泉喷珠泄玉是“珠帘飞洒奇为第一”。珠帘之内是雨之君——龙王,从前人们求雨即在此处。

这文昌帝君是最受读书人喜欢的神仙了,他原名张亚子是四川人。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时人有感其中烈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称梓潼帝君。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我想休宁能出十九位状元和他庇佑不无关系。

齐云山导游词 篇三

齐云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六县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它由齐云、白岳、歧山、万寿等9座山峰组成。齐云山又是道家的“桃源洞天”,为著名道教名山之一。风景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以山奇、水秀、石怪、洞幽著称。共分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三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布。

齐云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供奉真武大帝。齐云山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有“江南小武当”之美称。唐代元和年间,道教传入齐云山,宋、元元两朝,基业初奠,明代嘉靖和万历间,江西龙虎山嗣天师正一派张真人祖师三代奉旨驻留齐云山,建醮祈祷、完善道规、修建道院,香火日盛,渐渐成为江南道教活动中心。以嘉靖皇帝敕建的“玄天太素宫”为主体的月华街一带是道士和香客向往圣地。

齐云山虽以“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但最高峰海拔只有585米,山不甚高,却崖壁直削、谷地幽深、群峰竞秀,愈见其高耸巍峨,深不可测,蹊跷多姿的峰峦洞岩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岩,岩岩皆景。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清水秀、乔乔巴名利的自然图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

加之全山为典型丹霞地貌,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崖洞石壁全是如景似霞的紫红和棕红,在在绿色波涛般树林的掩映下,整整座齐云山紫衣赭裳,显得生动而鲜明,灿烂而大气。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在此留有佳句墨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齐云山经典导游词》,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相关演讲稿

最新演讲稿

160 6942